生平口號

生平無計更依劉,短髮蒙茸愧楚囚。 十載鶯花遲暮客,三春煙雨別離愁。 浮生碟夢莊周榻,壯志鴟夷范蠡舟。 同學少年零落盡,飄然江海一沙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liú):指劉備,三國時期蜀漢的開國皇帝。
  • 矇茸(méng róng):指剛長出的細軟的頭發。
  • 楚囚(chǔ qiú):楚國的囚犯,比喻自己的境遇卑微。
  • 鶯花(yīng huā):春天的花朵。
  • 莊周(zhuāng zhōu):莊子,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
  • 鴟夷(chī yí):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神鳥,比喻志曏高遠。
  • 範蠡(fàn lǐ):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師和航海家。
  • 零落(líng luò):散落,消逝。
  • 沙鷗(shā ōu):海鷗。

繙譯

生平沒有什麽計謀,衹能依賴像劉備這樣的人物,自己短發茸茸,感到羞愧如同楚國的囚犯。十年來,春天的花朵開得遲,我像一個暮年的客人;三個春天裡,菸雨中的別離讓人心生愁緒。活著就像莊子夢中的那個碟子,志曏壯大如同範蠡的舟船。曾經的同窗少年們一個個都散落了,我如同一衹飄然在江海間的沙鷗。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慨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通過對歷史人物和傳說的引用,表達了詩人對自己生活境遇的無奈和對理想的追求。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展現了一種深沉的孤獨與無奈之情。

夏完淳

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647年),乳名端哥,別名復,字存古,號小隱,又號靈首。明末(南明)詩人,松江華亭人。爲夏允彝之子,師從陳子龍。夏完淳自幼聰明,有神童之譽,“五歲知五經,七歲能詩文”,14歲隨父抗清。其父殉難後,他和陳子龍繼續抗清,兵敗被俘,不屈而死,年僅十六歲。以殉國前怒斥了洪承疇一事,稱名於世。有《獄中上母書》。 身後留有妻子錢秦篆、女兒以及遺腹子,出世後夭折, 家絕嗣。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合葬墓今存於松江區小崑山鎮蕩灣村華夏公墓旁。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