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總兵馬芳芳陷虜中十二年而歸在虜中亦稱爲驍將
穹廬元以射鵰稱,一騎常先萬馬騰。
意氣肯甘胡地老,勳名終屬漢壇登。
斫殘右臂方揮刃,殪盡追鋒未釋冰。
歸自虜中還破虜,古來名將亦誰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穹廬(qióng lú):高大的屋子,比喻高尚的家庭。 射鵰:射箭打鷹,比喻射箭的技藝高超。 肯甘:願意接受。 胡地:指北方邊疆地區。 勳名:功勳和名聲。 漢壇:指漢朝的朝廷。 斫殘:砍斷。 殪盡:殺盡。 追鋒:追擊敵軍。 破虜:打敗敵人。
翻譯
高大的屋子裏,元以射箭技藝著稱,一騎之勇常常領先於千軍萬馬。他願意在北方邊疆老去,最終功勳和名聲歸屬於漢朝朝廷。即使右臂被砍斷,也揮舞着刀劍,殺敵如砍冰。從敵人中歸來,還能打敗敵軍,這樣的名將古往今來又有誰能比擬。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副總兵馬芳芳在虜中十二年後歸來的英雄壯舉。他在虜中被稱爲驍將,勇猛無敵,最終能夠凱旋而歸,打敗敵人,展現了他的忠誠、勇氣和智慧。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表達了對英雄的讚美和敬佩,展現了古代將領的豪邁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