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酬李宛平內鄉

京兆田郎題柱名,相逢我未厭承明。 幾陪韋杜春同醉,一別荊吳歲屢更。 丹地不縈歸客夢,滄江難忘故人情。 尺書傳字來何處,愁聽流鶯樹裏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京兆:指唐代長安府(今陝西西安市);田郎:指詩人自稱;柱名:指柱上的題詩;韋杜:指唐代著名詩人韋應物和杜牧;荊吳:指荊州和吳州,泛指遠方;丹地:指美好的土地;滄江:指黃河;尺書:指短信;流鶯:指啼哭的聲音。

翻譯

京兆的田郎在柱上題了詩名,我們相遇我並不厭煩地接受了這個明顯的標誌。曾經和韋應物、杜牧一起歡飲過春天,一別之後,經歷了多少次的離別和變遷。美好的土地無法揮散我這歸來客人的夢想,黃河的水無法忘卻舊日的友情。短信傳來的字句,讓人憂心地聽着流鶯在樹裏啼哭。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離別的感慨,通過對京兆田郎題柱名、韋杜春同醉、荊吳歲屢更等情節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過往友情和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讓人感受到歲月流逝和友情珍貴的主題。

孫繼皋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以德,號柏潭。萬曆二年進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攝銓事,論救諸譴謫官,無所避諱。神宗嫡母陳太后梓宮發引,帝稱疾不送,遣官代行,繼皋上疏極諫,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請去者,皆慰留,獨繼皋致仕去,卒贈禮部尚書。有《宗伯集》、《柏潭集》。 ► 4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