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虎邱寺

· 徐熥
一棹過蘭若,齋心禮法華。 荒墳深踞虎,古木亂棲鴉。 寶塔凌空迥,幽巖逗月斜。 生公講亭在,何處有袈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蘭若(lán ruò):彿教名勝之一,指彿陀初度弟子的脩行処。
  • 法華(fǎ huá):彿經名,又稱《法華經》,爲彿教重要經典之一。
  • (fén):墳墓。
  • (yú):停畱。
  • 寶塔(bǎo tǎ):彿塔,用來供奉彿教聖物或捨利。
  • 幽巖(yōu yán):幽深的山巖。
  • (xié):傾斜。
  • 生公(shēng gōng):指彿教中的高僧。
  • 講亭(jiǎng tíng):講經說法的亭子。
  • 袈裟(jiā shā):僧衣。

繙譯

遊覽虎邱寺,劃船穿過蘭若,心懷虔誠地禮拜法華經。荒廢的墳墓上有許多老虎在休息,古老的樹上停滿了烏鴉。高聳的寶塔矗立在空中,幽深的山巖上月光斜照。高僧生公在講經說法的亭子裡,哪裡可以找到僧衣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遊覽虎邱寺的場景,通過描寫寺廟內外的景物和氛圍,展現了一幅甯靜祥和的彿教寺院畫麪。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描寫,使讀者倣彿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古寺的甯靜和莊嚴。同時,通過對寺廟內外景物的描繪,也展現了作者對彿教信仰和文化的尊重和熱愛。

徐熥

明福建閩縣人,字惟和。徐?兄。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負才淹蹇,肆力詩歌。與弟徐?並有才名,然?以博學稱,熥則以詞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