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祕監丹陽郡公延陵包公輓歌詞

· 竇常
卓絕明時第,孤貞貴後貧。 郤詵爲胄子,季札是鄉人。 筆下調金石,花開領搢紳。 那堪歸葬日,哭渡柳楊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卓絕:卓越出衆。
  • 孤貞:孤獨而堅貞。
  • 貴後貧:先富貴後貧窮。
  • 郤詵(xì shēn):人名,古代著名的學者。
  • 胄子:古代指貴族子弟。
  • 季劄:人名,春鞦時期吳國的賢人。
  • 筆下調金石:形容書法或文章剛勁有力,如同金石一般。
  • 搢紳:古代指官員。
  • 柳楊津: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渡口。

繙譯

在明朗的時代中,他的才華卓越出衆,孤獨而堅貞,經歷了先富貴後貧窮的命運。他是郤詵那樣的貴族子弟,也是季劄那樣的同鄕人。他的筆下文章剛勁有力,如同金石一般,他的花開時節引領著官員們。怎能忍受他歸葬的那一天,我在柳楊津渡口哭泣。

賞析

這首挽歌表達了對故秘監丹陽郡公延陵包公的深切哀悼和崇高敬意。詩中,“卓絕明時第,孤貞貴後貧”描繪了包公的非凡才華和堅貞品格,以及他命運的起伏。後兩句通過提及郤詵和季劄,進一步強調了包公的貴族出身和鄕土情懷。最後兩句則抒發了詩人對包公逝世的悲痛之情,以及對他在世時影響力的廻憶。整首詩語言凝練,情感真摯,充分展現了唐代挽歌的特色。

竇常

竇常,字中行,平陵(今陝西咸陽西北)人,郡望扶風(今陝西興平東南)。大曆十四年,登進士第。貞元十四年,爲淮南節度使杜佑節度參謀,後歷泉州府從事,由協律郎遷監察御史裏行。元和中,佐薛蘋、李衆湖南幕,爲團練判官、副使。入朝爲侍御史、水部員外郎。八年出爲朗州刺史,轉夔、江、撫三州刺史,後除國子祭酒致仕。詩入《竇氏聯珠集》,《全唐詩》存詩26首。與其兄弟牟、羣、庠和鞏並稱“五竇”。 ► 2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