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後

· 韓偓
社後重陽近,雲天澹薄間。 目隨棋客靜,心共睡僧閒。 歸鳥城銜日,殘虹雨在山。 寂寥思晤語,何夕款柴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社後: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般在立秋後的第五個戊日。
  • 重陽:農曆九月初九,又稱重九,是中國傳統節日。
  • 雲天澹薄:天空雲彩稀薄,澹(dàn)薄,指雲彩稀疏。
  • 棋客:下棋的人。
  • 睡僧:指正在休息或冥想的僧人。
  • 歸鳥:歸巢的鳥。
  • 殘虹:即將消失的彩虹。
  • 寂寥:形容環境或心情的孤寂和空曠。
  • 晤語:交談。
  • 款柴關:款待客人,柴關指簡陋的門戶。

翻譯

社日之後,重陽節將近,天空雲彩稀疏。 目光隨着下棋的人靜止,心與休息的僧人一樣閒適。 歸巢的鳥兒銜着夕陽,即將消失的彩虹掛在雨後的山間。 在這寂靜空曠之中,我思念着與人交談,不知何時才能款待到訪的客人。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社日後接近重陽節的寧靜景象,通過「雲天澹薄」、「目隨棋客靜」、「心共睡僧閒」等句,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閒適。詩中「歸鳥城銜日,殘虹雨在山」以自然景象烘托出時光的流逝與自然的美麗,增添了詩意的深度。結尾的「寂寥思晤語,何夕款柴關」則透露出詩人對交流與友情的渴望,展現了詩人深沉的情感和對簡樸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感悟。

韓偓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

韓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