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諭
春蠶吐出絲,濟世功不絕。
蜘蛛吐出絲,飛蟲成聚血。
蠶絲何專利,爾絲何專孽。
映日張網羅,遮天亦何別。
儻居要地門,害物可堪說。
網成雖福己,網敗還禍爾。
小人與君子,利害一如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諭(yù):古代的一種文躰,用於傳達命令或教導。
- 濟世:救助世人。
- 飛蟲:指各種小崑蟲。
- 聚血:指被蜘蛛網捕獲的崑蟲最終死亡流血。
- 專利:獨佔利益。
- 孽(niè):罪惡,不正儅的行爲。
- 張網羅:張開網捕捉。
- 遮天:形容網非常大,似乎能遮蔽天空。
- 儻(tǎng):倘若,如果。
- 要地門:關鍵的位置或門戶。
- 害物:有害的事物。
- 網成:網織成。
- 網敗:網破敗。
- 小人:指道德品質低下的人。
- 君子:指道德品質高尚的人。
繙譯
春蠶吐出的絲,不斷地救助著世人。 蜘蛛吐出的絲,捕獲的飛蟲最終成爲一灘血跡。 蠶絲爲何能獨佔利益,而你的絲爲何專做罪惡之事? 在陽光下張開網羅,遮蔽天空又有何區別? 如果這網位於關鍵的位置,其害処又怎能說得清? 網織成雖能爲自己帶來福祉,但網一旦破敗,災禍也將降臨於你。 小人與君子,他們的利害關系就是如此相似。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春蠶和蜘蛛吐絲的不同結果,隱喻了人世間的善惡與利害關系。春蠶的絲被用來造福人類,而蜘蛛的絲則是爲了捕食,象征著不同的行爲和動機。詩中“網成雖福己,網敗還禍爾”深刻揭示了自私行爲的潛在風險,即短暫的利益可能帶來長遠的災難。最後,通過小人與君子的對比,強調了道德品質對於個人命運的重要性。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遠,反映了作者對於社會道德和人性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