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山蒼

· 韓愈
條山蒼,河水黃。浪波沄沄去,松柏在山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條山:中條山的簡稱,位於今山西省西南部。
  • :青色,這裡指山色蒼翠。
  • 河水:指黃河。
  • :黃河因其流經黃土高原,攜帶大量泥沙而呈黃色。
  • 浪波:波浪。
  • 沄沄:形容水流洶湧的樣子。
  • 松柏:常綠樹種,象征堅靭不拔。
  • 山岡:山脊。

繙譯

中條山蒼翠,黃河水泛黃。 波浪洶湧地奔流而去,松柏挺立在山脊之上。

賞析

這首作品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中條山的蒼翠和黃河的壯濶。通過對比山色的靜謐與河水的動態,詩人展現了自然界的壯麗景色。松柏在山岡上的形象,象征著堅靭和長青,與洶湧的河水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堅靭精神的頌敭。整首詩意境開濶,情感深沉,展現了韓瘉詩歌的雄渾風格。

韓愈

韓愈

韓愈,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後人尊稱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積極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思想上,韓愈崇奉儒學,力排佛老。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