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起

· 韓偓
百舌喚朝眠,春心動幾般。 枕痕霞黯澹,淚粉玉闌珊。 籠繡香菸歇,屏山燭燄殘。 煖嫌羅襪窄,瘦覺錦衣寬。 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陣寒。 海棠花在否,側臥捲簾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百舌:指百舌鳥,其鳴聲多變,能模仿其他鳥類的叫聲。
  • 朝眠:清晨的睡眠。
  • 枕痕:指因長時間枕着枕頭而留下的痕跡。
  • 霞黯澹:形容臉色因睡眠不足而顯得暗淡無光。
  • 淚粉:指淚水和臉上的妝粉混合。
  • 玉闌珊:形容女子因哭泣而顯得憔悴。
  • 籠繡:指繡有圖案的帳幔。
  • 屏山:屏風上的山景圖案。
  • 燭燄:燭光。
  • 煖嫌:嫌熱。
  • 羅襪:絲質的襪子。
  • 錦衣:華美的衣服。
  • 海棠花:一種美麗的花卉,常用來象徵春天的美好。

翻譯

百舌鳥的叫聲喚醒了清晨的睡眠,春心萌動,思緒萬千。 枕頭上留下的痕跡顯得臉色暗淡,淚水與妝粉混合,顯得憔悴。 繡有圖案的帳幔中香菸已熄,屏風上的山景圖案旁燭光已殘。 嫌熱而覺得絲襪太窄,因消瘦而覺得錦衣太寬。 昨夜三更時分下了雨,今天早晨一陣寒意。 不知海棠花是否還在,側臥着捲起簾子觀看。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女子春日早晨的慵懶與憂鬱。詩中通過百舌鳥的叫聲、春心的萌動、枕痕、淚粉等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女子的內心世界。後半部分通過對環境的具體描繪,如籠繡、屏山、燭燄等,進一步加深了這種憂鬱的氛圍。結尾的海棠花與側臥捲簾的動作,既是對春天美景的留戀,也透露出女子對逝去春光的無奈與哀傷。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表達了女子在春天裏的複雜情感。

韓偓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

韓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