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過白遙嶺

· 羅鄴
鳥道穿雲望峽遙,羸蹄經宿在岧嶢。 到來山下春將半,上得林端雪未消。 返駕王尊何足嘆,哭途阮籍謾無聊。 未知遇此恓惶者,泣向東風鬢欲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鳥道:指險峻狹窄的山路,衹有鳥兒才能飛越。
  • 羸蹄:瘦弱的馬蹄,這裡指馬匹。
  • 岧嶢:(tiáo yáo) 形容山峰高聳。
  • 返駕:廻程。
  • 王尊:指王尊之,唐代詩人,此処可能指代詩人自己。
  • 阮籍: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以放蕩不羈著稱。
  • 恓惶:憂愁不安的樣子。

繙譯

穿過鳥兒才能飛越的山路,覜望遙遠的峽穀,瘦弱的馬匹在高山之巔過夜。 來到山下時,春天已過半,登上林梢,積雪還未融化。 廻程時,我不必像王尊那樣歎息,也不必像阮籍那樣無病呻吟。 不知遇到這樣的憂愁不安,我會在東風中哭泣,鬢發即將凋零。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春日穿越艱險山路的情景,通過“鳥道”、“羸蹄”、“岧嶢”等詞語,生動地勾勒出一幅險峻的山行圖。詩中“春將半”與“雪未消”形成對比,突出了山中春寒料峭的景象。後兩句通過對比王尊和阮籍,表達了詩人對旅途艱辛的感慨,以及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憂慮。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羅鄴

羅鄴

唐末餘杭人,一說蘇州吳縣人。羅隱族弟。累舉進士不第。昭宗光化中以韋莊奏,追賜進士及第,贈官補闕。工詩,尤長七律。懿宗鹹通、僖宗乾符中,與羅隱、羅虯合稱“三羅”。有集。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