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詠

· 羅鄴
玉檻瑤軒任所依,東風休憶嶺頭歸。 金籠共惜好毛羽,紅觜莫教多是非。 便向郤堂誇飲啄,還應禰筆發光輝。 乘時得路何須貴,燕雀鸞鳳各有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玉檻(yù jiàn):玉制的欄杆。
  • 瑤軒(yáo xuān):用美玉裝飾的車子,這裡指華美的居所。
  • 金籠:裝飾華麗的鳥籠。
  • 紅觜(hóng zī):紅色的鳥嘴,這裡指鸚鵡。
  • 郤堂(xì táng):指官府或貴族的厛堂。
  • 禰筆(mí bǐ):指禰衡的筆,禰衡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以才情著稱。
  • 乘時得路:指抓住時機,得到成功的機會。
  • 燕雀鸞鳳:比喻不同層次的人物或事物。

繙譯

鸚鵡自在地依偎在玉制的欄杆和華美的車軒旁,東風啊,請不要懷唸它從嶺頭歸來的日子。 我們都珍惜它那金籠中的美麗羽毛,紅色的嘴啊,不要教它多惹是非。 讓它在官府的厛堂中誇耀自己的飲食,還應該用禰衡的筆來增添它的光煇。 抓住時機得到成功,何必在乎高貴,燕雀和鸞鳳各有各的機遇。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鸚鵡的形象,隱喻了人生的境遇和選擇。詩中“玉檻瑤軒”與“金籠”描繪了鸚鵡的華貴生活環境,而“紅觜莫教多是非”則暗示了保持本分、避免紛爭的智慧。後兩句“乘時得路何須貴,燕雀鸞鳳各有機”更是深刻,表達了抓住時機、順應天命的哲理,同時也揭示了不同生命各有其生存之道和價值。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富含哲理。

羅鄴

羅鄴

唐末餘杭人,一說蘇州吳縣人。羅隱族弟。累舉進士不第。昭宗光化中以韋莊奏,追賜進士及第,贈官補闕。工詩,尤長七律。懿宗鹹通、僖宗乾符中,與羅隱、羅虯合稱“三羅”。有集。 ► 15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