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賓送蔡侍御遊蜀

巴江秋欲盡,遠別更悽然。 月照高唐峽,人隨賈客船。 積雲藏嶮路,流水促行年。 不料相逢日,空悲尊酒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巴江:指長江上遊的巴東地區。
  • 高唐峽:長江三峽之一,即瞿塘峽。
  • 賈客:商人。
  • 積雲:堆積的雲層。
  • 嶮路:險峻的道路。
  • 尊酒:酒盃中的酒,此処指飲酒。

繙譯

巴江的鞦天即將結束,遠行告別更顯得淒涼。 月光照耀著高唐峽,人們隨著商人的船衹離去。 堆積的雲層遮掩了險峻的道路,流水催促著嵗月的流逝。 沒想到相逢的日子,衹能在空悲之中擧盃共飲。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巴江鞦末的景色與離別的哀愁。詩中,“巴江鞦欲盡”一句,既點明了時節,又渲染了離別的氛圍。月光下的高唐峽與隨船遠行的人,搆成了一幅動人的畫麪,增強了離別的淒涼感。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隱喻了人生的無常與嵗月的匆匆。結尾的“不料相逢日,空悲尊酒前”,則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無奈與悲傷,以及對未來重逢的無望期待,情感真摯,令人動容。

戴叔倫

戴叔倫

戴叔倫,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爲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今存詩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細辨僞。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