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前虞部李郎中自長沙赴行在餘以紫石硯贈之賦詩代書

· 韓偓
斧柯新樣勝珠璣,堪贊星郎染翰時。 不向東垣修直疏,即須西掖草妍詞。 紫光稱近丹青筆,聲韻宜裁錦繡詩。 蓬島侍臣今放逐,羨君回去逼龍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斧柯:斧頭和斧柄,這裏指硯臺的形狀。
  • 珠璣:珍珠和玉石,比喻珍貴。
  • 星郎:指李郎中,因其官職而稱。
  • 染翰:用筆蘸墨寫字,這裏指書寫。
  • 東垣:指東宮,即太子的居所。
  • 西掖:指中書省,中央政府的文書機構。
  • 草妍詞:草擬美麗的文詞。
  • 紫光:指紫石硯的光澤。
  • 丹青筆:繪畫用的筆,這裏比喻書寫。
  • 聲韻:指詩詞的音韻。
  • 裁錦繡詩:創作華美的詩篇。
  • 蓬島:神話中的仙島,比喻朝廷。
  • 侍臣:在朝廷中侍奉皇帝的官員。
  • 放逐:被貶謫或流放。
  • 逼龍墀:接近皇帝的御座。

翻譯

這硯臺的形狀新穎勝過珍珠玉石,真值得讚美,當星郎你揮毫書寫時。 它不用於東宮修撰直疏,就該用於中書省草擬美麗的文詞。 紫石硯的光澤近似繪畫用的筆,其聲韻適宜創作華美的詩篇。 我這蓬島的侍臣如今被放逐,羨慕你能回去接近皇帝的御座。

賞析

這首詩是韓偓贈給前虞部李郎中的,通過讚美紫石硯來表達對李郎中的敬意和祝福。詩中,「斧柯新樣勝珠璣」一句,既描繪了硯臺的精美,也暗含對李郎中才華的讚賞。後文通過對硯臺用途的設想,進一步以中書省的文職來比喻李郎中的職責與才華。最後,詩人以自己被放逐的境遇,對比李郎中即將接近皇帝的榮耀,表達了對友人的羨慕與祝福。整首詩語言典雅,意境深遠,既展現了詩人的文采,也體現了其對友情的珍視。

韓偓

韓偓

韓偓,晚唐五代詩人,字致光,號致堯,晚年又號玉山樵人。陝西萬年縣(今樊川)人。自幼聰明好學,10歲時,曾即席賦詩送其姨夫李商隱,令滿座皆驚,李商隱稱讚其詩是“雛鳳清於老鳳聲”。龍紀元年(889年),韓偓中進士,初在河中鎮節度使幕府任職,後入朝歷任左拾遺、左諫議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學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