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寧祠

· 羅鄴
春生溪嶺雪初開,下馬雲亭酹一杯。 好是精靈偏有感,能於鄉里不爲災。 九江賈客應遙祝,五夜神兵數此來。 盡室唯求多降福,新年歸去便風催。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謁寧祠:參拜寧神祠。
  • 羅鄴:唐代詩人。
  • 春生:春天到來。
  • 溪嶺:溪流和山嶺。
  • 下馬:下馬步行,表示尊敬。
  • 雲亭:高聳入雲的亭子。
  • (lèi):以酒澆地,表示祭奠。
  • 好是:真是。
  • 精靈:指神靈。
  • 偏有感:特別有感應。
  • 能於鄉里不爲災:能夠在本地不造成災害。
  • 九江賈客:九江的商人。
  • 應遙祝:應該遠遠地祝福。
  • 五夜神兵:指夜晚巡邏的神兵。
  • 數此來:多次來到。
  • 盡室:全家。
  • 多降福:多多賜福。
  • 新年歸去:新年過後回去。
  • 便風催:順風催促。

翻譯

春天到來,溪流和山嶺上的雪剛剛融化,我下馬步行至高聳入雲的亭子,以酒澆地祭奠一杯。真是神靈特別有感應,能夠在本地不造成災害。九江的商人們應該遠遠地祝福,夜晚巡邏的神兵多次來到這裏。全家人只求多多賜福,新年過後回去,順風催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到來時,詩人蔘拜寧神祠的情景。詩中,詩人表達了對神靈的敬仰和對家鄉安寧的祈願。通過「春生溪嶺雪初開」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生機盎然。後文提到「九江賈客應遙祝」和「五夜神兵數此來」,暗示了神靈的庇佑不僅限於本地,也惠及遠方的商人和夜間的安寧。結尾的「盡室唯求多降福,新年歸去便風催」則表達了詩人對全家福祉的期盼和對新年美好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神靈的敬畏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羅鄴

羅鄴

唐末餘杭人,一說蘇州吳縣人。羅隱族弟。累舉進士不第。昭宗光化中以韋莊奏,追賜進士及第,贈官補闕。工詩,尤長七律。懿宗鹹通、僖宗乾符中,與羅隱、羅虯合稱“三羅”。有集。 ► 155篇诗文

羅鄴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