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偈

· 龐蘊
牽牛駕空車,共入無爲宅。 無爲宅甚寬,衆生卻嫌窄。 十方同一空,何曾有間隔。 有法入不得,無心是度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詩偈(shī jì):指佛教中的偈頌,是一種詩歌形式的佛教教義表達。
  • 龐蘊:唐代著名的佛教居士,以詩偈形式傳播佛法。
  • 牽牛:比喻引導衆生。
  • 駕空車:比喻以空性(即無自性)的智慧引導。
  • 無爲宅:比喻無爲法,即不造作、不執着的境界。
  • 甚寬:非常寬廣。
  • 衆生:指一切有情生命。
  • 十方:指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上、下十個方向,泛指整個宇宙空間。
  • 有法:指有形相、有執着的法。
  • 無心:指無執着、無分別的心。
  • 度厄:解脫苦難。

翻譯

像牽牛一樣引導衆生,駕馭着空性的智慧之車,一同進入無爲的境界。 這無爲的境界本是非常寬廣的,但衆生卻覺得它狹窄。 整個宇宙空間都是同一空性,何曾有任何間隔。 那些有形相、有執着的法是無法進入的,只有無執着、無分別的心才能解脫苦難。

賞析

這首詩偈通過生動的比喻和簡潔的語言,闡述了佛教中的空性和無爲法的核心思想。詩中「牽牛駕空車」形象地表達了以空性智慧引導衆生的過程,而「無爲宅甚寬」則強調了無爲境界的廣大無邊。然而,「衆生卻嫌窄」揭示了衆生因執着而無法體驗到這種廣大。最後兩句「有法入不得,無心是度厄」更是深刻地指出了只有放下執着,才能真正解脫苦難,達到無爲的境界。整首詩偈意境深遠,語言簡練,富有哲理,體現了龐蘊居士深厚的佛學修養和詩歌才華。

龐蘊

唐衡州衡陽人,字道玄。嗜佛法,曾謁僧人石頭。因厭貪俗,沉家財於洞庭,鬻竹器以爲生。後居襄陽,世稱龐居士。工詩。有《詩偈》。 ► 207篇诗文

龐蘊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