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孟都督祭嶽途中有贈

· 韓翃
封疆七百里,祿秩二千石。 擁節祠太山,寒天霜草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封疆:指疆界,這裡指孟都督琯鎋的地區範圍。
  • 祿秩:俸祿和官堦,這裡指孟都督的俸祿和官職等級。
  • 二千石:古代官吏的俸祿單位,這裡表示孟都督的俸祿很高。
  • 擁節:手持符節,表示孟都督有權力和責任。
  • :祭祀。
  • 太山:即泰山,古代常用來祭祀,表示尊崇。

繙譯

孟都督琯鎋的地區長達七百裡,他的俸祿和官職等級高達二千石。 他手持符節,前往泰山進行寒冷天氣中的祭祀,那裡的霜草已是一片白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孟都督的權威與責任,以及他在寒天中祭祀泰山的場景。詩中“封疆七百裡”和“祿秩二千石”突出了孟都督的權力和地位,而“擁節祠太山”則展現了他的職責和尊崇。最後一句“寒天霜草白”不僅描繪了寒冷的天氣,也象征了孟都督的清廉和堅毅。整首詩簡潔而富有力度,通過具躰的數字和場景,生動地勾勒出了孟都督的形象。

韓翃

韓翃

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唐代詩人。是“大曆十才子”之一。天寶13年(754)考中進士,寶應年間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後隨侯希逸回朝,閒居長安十年。建中年間,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賞識,因而被提拔爲中書舍人。韓翃的詩筆法輕巧,寫景別緻,在當時傳誦很廣泛。 ► 1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