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崔立之
昔年十日雨,子桑苦寒飢。
哀歌坐空室,不怨但自悲。
其友名子輿,忽然憂且思。
搴裳觸泥水,裹飯往食之。
入門相對語,天命良不疑。
好事漆園吏,書之存雄詞。
千年事已遠,二子情可推。
我讀此篇日,正當寒雪時。
吾身固已困,吾友復何爲。
薄粥不足裹,深泥諒難馳。
曾無子輿事,空賦子桑詩。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搴裳(qiān cháng):提起衣裳。
- 裹飯:包着食物。
- 漆園吏:指莊子,他曾任漆園吏。
- 雄詞:雄壯有力的言辭。
- 薄粥:稀薄的粥。
- 馳:奔走。
翻譯
從前有一年連續下了十天的雨,子桑遭受了嚴寒和飢餓的折磨。 他悲傷地坐在空蕩的房間裏,沒有怨言,只有自憐。 他的朋友名叫子輿,突然感到憂慮和思念。 他提起衣裳,踏過泥水,帶着食物前往子桑那裏。 兩人相見,相對而語,對天命的安排深信不疑。 莊子這位好事的漆園吏,記錄下了這段雄壯有力的言辭。 千年的事情已經遠去,但子桑和子輿的情感可以推想。 我讀到這篇詩的時候,正值寒冷的雪天。 我自己已經感到困頓,我的朋友又在做些什麼呢? 稀薄的粥不足以裹腹,深深的泥濘也難以奔走。 我沒有子輿那樣的行爲,只能空自賦詩紀念子桑。
賞析
這首詩通過回憶古代子桑和子輿的故事,表達了韓愈在寒冷雪天中的孤獨和無奈。詩中,子輿的友情和行動被讚美,而韓愈則感嘆自己無法像子輿那樣去幫助朋友,只能通過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比古代的友情和自己的處境,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感慨和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