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夏縣挽司馬文正公

· 于謙
破甕機鋒豈偶然,活人手段自髫年。 閭閻稚子知司馬,海宇羣黎仰涑川。 出處遂關時治亂,死生難免世推遷。 蒼松勁柏環祠墓,凜凜清風在目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破甕機鋒:指司馬光小時候砸破水甕救出落水兒童的故事,比喻其機智和果斷。
  • 活人手段:指救人的本領或方法。
  • 髫年:指童年。
  • 閭閻:古代城鎮中的街道,這裏指民間。
  • 稚子:小孩子。
  • 司馬:指司馬光。
  • 海宇:指天下。
  • 羣黎:指百姓。
  • 涑川:司馬光的號。
  • 出處:指出仕與隱退,這裏指司馬光的一生。
  • 時治亂:指時代的安定與動盪。
  • 世推遷:指世事的變遷。
  • 蒼松勁柏:比喻司馬光的品德和精神。
  • 環祠墓:圍繞着祠堂和墓地。
  • 凜凜清風:比喻司馬光的清廉和正直。

翻譯

砸破水甕的機智豈是偶然,救人的本領自童年就顯現。 民間的小孩都知道司馬光,天下的百姓都仰慕涑川。 出仕與隱退關係到時代的安定與動盪,生死難逃世事的變遷。 蒼松和勁柏圍繞着祠堂和墓地,清廉正直的風範就在眼前。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回顧司馬光童年時的機智行爲和成年後的政治影響,表達了對他的深切懷念和崇高敬意。詩中,「破甕機鋒」和「活人手段」描繪了司馬光早年的聰慧和仁心,而「閭閻稚子知司馬,海宇羣黎仰涑川」則展現了他在民間的廣泛影響和人民對他的敬仰。後兩句則通過對比「時治亂」和「世推遷」,強調了司馬光一生對時代的重要影響。結尾的「蒼松勁柏環祠墓,凜凜清風在目前」則是對司馬光高尚品德的讚美,同時也表達了對他的永恆懷念。

于謙

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漢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祖籍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浙江杭州府錢塘縣(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人。 ► 438篇诗文

于謙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