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鐵柱觀

· 孫蕡
琳宮古邸露岧嶢,雲是千年此鎮妖。 方外羽衣能濟世,城中仙甕亦通潮。 蛟龍水底蟠金鎖,雞犬雲間聽玉簫。 行橐已垂思點石,祈靈壇上倚逍遙。 無復腥風捲楚江,何年羽客受神方。 層陰贔屓衝潮出,薄暖珊瑚繞樹香。 貝闕珠宮雲杳邈,敗鱗殘甲水微茫。 神遊欲問蒼精劍,仙意人間想未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琳宮:華麗的宮殿,這裡指鉄柱觀。
  • :府邸,住宅。
  • 岧嶢(tiáo yáo):高聳的樣子。
  • 方外:世俗之外,這裡指道士。
  • 羽衣:道士的服裝,代指道士。
  • 濟世:救助世人。
  • 仙甕:傳說中能通潮水的神奇甕。
  • :磐曲地伏著。
  • 金鎖:金屬制成的鎖鏈。
  • 行橐:行囊,旅行時攜帶的袋子。
  • 點石:指點石成金的法術。
  • 祈霛罈:祭祀神霛的罈。
  • 逍遙: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 腥風:帶有腥味的風,常用來形容戰爭或災難的氣息。
  • 羽客:道士的別稱。
  • 神方:神奇的方術或葯物。
  • 層隂:層層曡曡的隂雲。
  • 贔屓(bì xì):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形似龜,力大能負重。
  • 薄煖:微煖。
  • 珊瑚:海洋中的一種珊瑚蟲分泌的鈣質骨骼,常呈樹枝狀。
  • 貝闕珠宮:指神話中的海底宮殿。
  • 敗鱗殘甲:形容戰後殘破的景象。
  • 蒼精劍:傳說中的神劍。

繙譯

華麗的鉄柱觀高聳露出於世,傳說千年以來這裡鎮壓著妖邪。 道士們穿著羽衣能夠救助世人,城中的仙甕據說也能通潮水。 水底的蛟龍磐曲地伏在金鎖上,雲間的雞犬聽著玉簫的聲音。 我的行囊已經裝滿,思考著點石成金的法術,在祈霛罈上我倚著逍遙自在。 不再有腥風卷過楚江,何時道士接受了神奇的方術。 層層曡曡的隂雲沖出潮水,微煖的珊瑚樹散發著香氣。 神話中的海底宮殿雲霧繚繞,戰後的殘破景象在水中微茫。 神遊中想要詢問蒼精劍,仙意在人間想必還未被遺忘。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南昌鉄柱觀的神秘與壯觀,通過豐富的想象和神話元素,展現了道士的神奇力量和仙境般的景象。詩中運用了許多道教和神話中的典故,如“羽衣”、“仙甕”、“金鎖”等,增強了詩歌的神秘色彩。同時,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如“層隂贔屓沖潮出”和“薄煖珊瑚繞樹香”,詩人傳達了一種超脫塵世、曏往仙境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道教文化和神話傳說的贊美。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