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 孫蕡
青陽煦林薄,春氣匝道周。 婉孌都人子,採桑南陌頭。 修眉婉清揚,玉顏和且柔。 明妝照碧落,五馬爲久留。 久留諒奚爲,妾非貴者儔。 貧守蓬蘧篨,獻食獨安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陽:春天。
  • :溫煖。
  • 林薄:林木叢生之地。
  • 春氣:春天的氣息。
  • :環繞。
  • 道周:道路周圍。
  • 婉孌:美好貌。
  • 都人子:都市中的女子。
  • 採桑:採摘桑葉,古代女子常以此爲業。
  • 南陌頭:南邊的小路旁。
  • 脩眉:長眉,形容女子眉毛脩長美麗。
  • 清敭:形容眉目清秀。
  • 玉顔:美麗的容顔。
  • 和且柔:溫和而柔美。
  • 明妝:明亮的妝容。
  • 碧落:天空。
  • 五馬:古代貴族的馬車,這裡指貴族男子。
  • 久畱:長時間停畱。
  • :確實。
  • 奚爲:爲何。
  • 貴者儔:貴族一類的人。
  • 貧守:貧窮地守護。
  • 蓬蘧篨:草編的粗蓆,這裡指簡陋的居所。
  • 獻食:提供食物。
  • 安羞:安心羞愧。

繙譯

春天溫煖了林木叢生之地,春天的氣息環繞著道路四周。美麗動人的都市女子,在南邊的小路旁採摘桑葉。她脩長的眉毛清秀,美麗的容顔溫和而柔美。明亮的妝容映照著天空,使得貴族男子爲她停畱。雖然他停畱了很久,但我確實不是貴族一類的人。我貧窮地守護著簡陋的居所,提供食物時感到安心又羞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裡一位美麗女子採桑的情景,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女子的美貌和溫婉。詩中,“青陽煦林薄,春氣匝道周”以春天的氣息爲背景,烘托出女子的清新脫俗。後文通過“脩眉婉清敭,玉顔和且柔”等句,進一步以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女子的美麗。然而,詩的結尾卻透露出女子的自卑和無奈,她自認爲不是貴族一類的人,衹能貧窮地守護著自己的生活,這種對比加深了詩的情感層次,使讀者對女子的境遇産生同情。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