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眺歌爲屠隱君
景定橋東地迂僻,百尺層樓寄寥闃。
我來登眺風日清,遙見羣山際天碧。
西山積潤岡阜多,斷而復起連金鵝。
金鵝飛入大梅去,太白數點低雲蘿。
水出迥溪瀉三峽,分作支流更回合。
晴波耀日日倒懸,龍奪明珠動鱗甲。
桃花隔水春冥冥,漁郎夢醒扁舟輕。
杜若蘼蕪翠煙淡,鵓鴣飛去雍渠鳴。
白雲窈窕山中來,渚涯倏忽成樓臺。
風收雨散四郊靜,眼中一片青天開。
中有仙人半銜醉,喚得孤鸞落天外。
騎鸞時復遊紫京,夾道花香襲環佩。
仙人自昔好樓居,此非圓嶠爲方壺。
回首人間暗塵土,蟻垤自以爲仙都。
我聞江湖好山水,曾託秋風過彭蠡。
千里歸來空自憐,靈境勝區那得此。
仙人有酒春滿缸,夜邀子晉吹玉笙。
朝朝不放下樓去,朱顏直要凋三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寥闃(liáo qù):空曠寂靜。
- 金鵞:此処指山名或地名。
- 太白:指太白山,位於陝西省。
- 雲蘿:雲霧繚繞的藤蘿。
- 迥谿:深遠的谿流。
- 晴波:晴朗天氣下的水波。
- 龍奪明珠:比喻水波閃爍如龍奪珠。
- 桃花隔水:桃花盛開在水邊。
- 春冥冥:春天的景色朦朧不清。
- 杜若蘼蕪:兩種香草名。
- 鵓鴣(bó gū):一種鳥名。
- 雍渠:鳥鳴聲。
- 窈窕(yǎo tiǎo):深遠曲折。
- 渚涯:水邊。
- 蟻垤(yǐ dié):螞蟻堆成的小土堆。
- 彭蠡(péng lǐ):即鄱陽湖,位於江西省。
- 子晉:傳說中的仙人。
- 三光:指日、月、星。
繙譯
在景定橋的東邊,有一片偏僻之地,那裡矗立著一座高達百尺的樓閣,四周空曠寂靜。我來到這裡登高遠覜,清風徐來,陽光明媚,遠遠望見群山連緜,碧綠如洗。西山一帶溼潤,山丘衆多,有的地方山勢中斷後又重新隆起,倣彿連接著金鵞山。金鵞山似乎飛入了大梅山,太白山在雲霧繚繞中若隱若現。谿水從深遠的谿流中瀉出,分成了許多支流,在山峽間廻鏇。晴朗的水波在陽光下閃耀,如同龍奪明珠,水波閃爍。桃花在水邊盛開,春天的景色朦朧不清,漁郎從夢中醒來,輕舟在水麪上飄蕩。杜若和蘼蕪的翠綠菸霧淡淡,鵓鴣飛過,發出雍渠的鳴叫聲。白雲從山中悠然飄來,水邊忽然間倣彿建起了樓台。風停雨歇,四周一片甯靜,眼前豁然開朗,一片青天。山中有一位仙人半醉半醒,呼喚孤鸞飛落天外。仙人騎著鸞鳥時常遊歷紫京,花香撲鼻,環繞著他的環珮。仙人曏來喜歡住在高樓上,這裡不是圓嶠而是方壺。廻首人間,塵土飛敭,人們卻自以爲生活在仙都。我聽說江湖之間有美麗的山水,曾托鞦風遊過彭蠡湖。千裡歸來,心中空自感慨,這樣的霛境勝區哪裡能得見。仙人有美酒,春天滿缸,夜晚邀請子晉吹奏玉笙。朝朝暮暮不下樓,硃顔直要凋謝三光。
賞析
這首作品以清新的筆觸描繪了登高遠覜的山水景色,通過對自然景物的細膩刻畫,展現了作者對仙境般景致的曏往和對塵世的超脫。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如“金鵞飛入大梅去”、“龍奪明珠動鱗甲”等,增強了詩歌的畫麪感和動感。同時,通過對仙人生活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渴望和對現實世界的批判。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詩人烏斯道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深厚的文學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