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

· 孫蕡
韓子高軒不再逢,草廬長倩落花封。 苦無韜略能匡世,伏枕惟應愧臥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韓子:指韓瘉,唐代文學家、思想家。
  • 高軒:高大的車,這裡指韓瘉的文學成就和地位。
  • 草廬:簡陋的房屋,指作者自己的居所。
  • 長倩:長久地美好。
  • 落花封:落花覆蓋,形容草廬周圍環境幽靜。
  • 韜略:指軍事或政治上的智謀和策略。
  • 匡世:拯救時世。
  • 伏枕:躺在牀上。
  • 臥龍:指諸葛亮,三國時期蜀漢丞相,以智謀著稱。

繙譯

韓瘉那樣的高大車駕不再相遇,我的簡陋草廬被落花長久地美好地覆蓋。 苦於沒有足夠的智謀和策略來拯救這個時代,我衹能躺在牀上,心中愧對那位智謀超群的臥龍諸葛亮。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孫蕡對於自己無法像韓瘉那樣在文學或政治上有所建樹的遺憾,以及對於自己缺乏拯救時世的智謀和策略的自責。詩中通過對比韓瘉的高軒和自己的草廬,以及自己與臥龍諸葛亮的差距,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內心的苦悶和自責。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於時代和個人命運的深刻思考。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