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道士凌虛樓

道人樂道厭喧啾,直倚層空架此樓。 萬頃風雲生榻底,一天星斗布檐頭。 黃庭夜數犀珠讀,玄圃時憑鶴背遊。 安得我身無俗事,也來個裏學清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喧啾(xuān jiū):喧鬧的聲音。
  • 層空:高聳入雲的空間。
  • 榻底:牀下。
  • 檐頭:屋檐的邊緣。
  • 黃庭:道教經典《黃庭經》的簡稱,這裏指修煉。
  • 犀珠:指珍貴的書籍或經文。
  • 玄圃:傳說中的仙境。
  • 鶴背:仙鶴的背,比喻仙境或高遠的地方。
  • 個裏:這裏,指道士的修行之地。
  • 清修:清淨修行,指道士的修煉生活。

翻譯

道士厭倦了塵世的喧鬧,特意在高聳入雲的地方建了這座樓。 樓中,萬頃風雲彷彿生於牀下,滿天星斗似乎佈滿屋檐。 夜晚,他數着珍貴的經文修煉,時而乘着仙鶴遊歷仙境。 我多麼希望自己能擺脫俗世紛擾,也來這裏學習清淨的修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道士遠離塵囂,選擇在高樓中修煉的情景。詩中通過「萬頃風雲」、「一天星斗」等意象,展現了道士修行環境的超凡脫俗。末句表達了詩人對這種清淨生活的嚮往,體現了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對精神追求的渴望。

夏原吉

明江西德興人,遷湖廣長沙府湘陰,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太學,擢戶部主事。永樂初進尚書,主持浙西、蘇、鬆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經劃。七年,兼攝行在禮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諫帝北征沙漠,繫獄。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獲釋。累進太子少保、兼少傅,尚書如故。宣宗即位後,以舊輔益親重。漢王高煦反,原吉與楊榮勸帝親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歷事五朝,外掌度支,內預機務,爲政能持大體。卒諡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