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大山見老山

蚤發田間道,秋風灑客襟。 到關淮地盡,入望楚雲深。 老大憐今日,棲遲憶故林。 高山何處調,空愧古人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zǎo):早。
  • :出發。
  • 客襟:旅人的衣襟。
  • 到關:到達關隘。
  • 淮地:指淮河流域。
  • 楚雲:楚地的雲,泛指長江中下游地區。
  • 老大:年老。
  • 棲遲:停留,居住。
  • 故林:舊時的樹林,比喻故鄉。
  • 高山:比喻高遠的志向或理想。
  • 古人:古代的人。

翻譯

早早地從田間小路出發,秋風輕拂着旅人的衣襟。 到達關隘,淮河流域的土地便到了盡頭,擡頭望去,楚地的雲層深遠。 年老之時,今日的我感到無限憐惜,停留在此,回憶起故鄉的樹林。 面對高山,何處能彈奏出心中的調子?空自愧對古人的心意。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旅途中的景色與情感。詩中,「秋風灑客襟」一句,既表達了旅途的艱辛,又透露出詩人對自然的敏感與感慨。後句通過對「淮地」與「楚雲」的描繪,展現了地域的轉換與視野的開闊。詩的結尾,詩人以高山爲喻,表達了自己對理想的追求與對古人精神的嚮往,同時也流露出對現實境遇的無奈與自責。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詩人對人生與理想的深刻思考。

唐伯元

明廣東澄海人,字仁卿。萬曆二年進士。歷知萬年、泰和二縣,有惠政。官至南京吏部文選司郎中,佐尚書孫丕揚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門。受業於永豐呂懷,深疾王守仁新說,上疏反對守仁從祀文廟。有《二程年譜》等。 ► 1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