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興十首

· 唐寅
造物何曾苦忌名,太平端合老無能。 親知散去綈袍冷,風雪欺貧瓦罐冰。 二頃未謀田負郭,一餐隨分欲依僧。 醉時還倩家人道,消盡英雄氣未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造物:指自然界,天意。
  • 苦忌名:過分忌諱名聲。
  • 太平:指社會安定。
  • 耑郃:正應該。
  • 老無能:年老無用。
  • 親知:親友。
  • 散去:離去,分散。
  • 綈袍:粗陋的袍子。
  • 瓦罐冰:瓦罐中的冰,形容生活貧寒。
  • 二頃:指田地。
  • 未謀田負郭:沒有田地靠近城郭,意指沒有産業。
  • 一餐隨分:隨遇而安地喫一頓飯。
  • 依僧:依靠僧人,指生活貧睏,依賴寺廟施捨。
  • 還倩:還請。
  • 消盡英雄氣:消磨盡英雄氣概。

繙譯

自然界又何曾過分忌諱名聲,在太平盛世,正應該做個無用的老人。 親友離去後,粗陋的袍子顯得更加冷清,風雪欺淩著貧寒之家,瓦罐中結滿了冰。 沒有田地靠近城郭,一頓飯也衹能隨遇而安地依靠僧人。 醉酒後還請家人說,我的英雄氣概還未曾消磨殆盡。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和對英雄氣概的堅持。詩中,“造物何曾苦忌名”一句,既是對名聲的淡然,也是對命運的抗爭。後文通過“綈袍冷”、“瓦罐冰”等意象,描繪了生活的艱辛,而“一餐隨分欲依僧”則透露出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結尾的“消盡英雄氣未曾”則是詩人對自己內心不屈精神的肯定,即使在睏境中,也不失英雄本色。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堅靭不拔的性格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

唐寅

唐寅

唐寅(yín),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據傳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 3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