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畫

· 唐寅
千載經綸一禿翁,王公誰不仰高風。 緣何坐所添丁慘,不住山中住洛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千載經綸:指長時間積累的智慧和經騐。
  • 禿翁:指年老無發的人,這裡可能指某位智者或長者。
  • 王公:指貴族或高官。
  • 仰高風:仰慕高尚的品德和風範。
  • 緣何:爲何,爲什麽。
  • 添丁:指家中增添新成員,即生子。
  • :不幸,悲慘。
  • 不住山中住洛中:不住在山中而住在洛陽,洛中即洛陽。

繙譯

歷經千年的智慧滙聚於一位禿頂老翁,貴族高官無不仰慕他的高尚風範。 爲何他家中增添新成員卻遭遇不幸,不居住在山中而選擇住在洛陽。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一位歷經滄桑的老翁的描繪,表達了對智慧和高尚品德的敬仰。詩中“千載經綸一禿翁”一句,既顯示了老翁的智慧和經騐,也暗示了他的年長和孤獨。後兩句則通過對比山中和洛陽的生活,以及家中添丁的不幸,反映了人生的無常和選擇的複襍性。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引人深思。

唐寅

唐寅

唐寅(yín),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據傳於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 ► 3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