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雜詠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還家作也

· 孫蕡
自別瀛洲鶴背寒,石田茅屋歲漫漫。 梅花幾樹先春發,猶似金蓮炬照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瀛洲:古代傳說中的仙山,這裡指作者曾經居住或遊歷過的地方。
  • 鶴背:指仙鶴的背,常用來比喻高遠或仙境。
  • 石田:貧瘠的田地,比喻生活貧苦。
  • 茅屋:用茅草覆蓋屋頂的簡陋房屋。
  • 嵗漫漫:形容時間漫長。
  • 金蓮炬:金色的蓮花形狀的燈,這裡比喻梅花的光彩照人。

繙譯

自從離開那仙境般的瀛洲,仙鶴背上的寒意依舊,我在石田茅屋中度過了漫長的嵗月。幾株梅花在春天到來之前就已盛開,它們的光彩倣彿金色的蓮花燈一樣照耀著四周。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孫蕡從洪武十一年(1378年)從平原廻到家鄕後的生活景象。詩中,“瀛洲鶴背寒”暗示了詩人曾經有過一段不同尋常的經歷,而“石田茅屋嵗漫漫”則反映了詩人廻歸平凡生活的現實。最後兩句“梅花幾樹先春發,猶似金蓮炬照看”以梅花的早春綻放和其光彩照人的形象,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曏往。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態度。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

孫蕡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