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太卿寫竹林書屋

· 徐庸
太卿手把如椽筆,寫竹完同蕭協律。 淇園彷佛帶湘川,萬本琅玕出胸臆。 綠雲深處藏數楹,一方斸破莓苔碧。 牙籤五色影撩亂,千卷經書此中積。 堆牀充棟間青黃,要把工夫分寸惜。 金刀有待斫長竿,去作滄溟釣鰲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太卿:古代官職名,這裡指夏太卿。
  • 如椽筆:比喻大筆,這裡指夏太卿的畫筆。
  • 蕭協律:蕭穎士,唐代畫家,擅長畫竹。
  • 淇園:古代著名的竹林園地。
  • 瑯玕:美玉,這裡比喻竹子。
  • 胸臆:內心,這裡指畫家的內心世界。
  • 綠雲:比喻茂密的竹林。
  • 數楹:幾間房屋。
  • (zhú):挖掘。
  • 莓苔:青苔。
  • 牙簽:用象牙制成的簽牌,用於標記書籍。
  • 撩亂:紛亂。
  • 青黃:指書籍的新舊。
  • (zhuó):砍。
  • 滄溟:大海。
  • 釣鼇客:比喻有大志曏的人。

繙譯

夏太卿手持巨大的畫筆,畫出的竹子完美如同蕭穎士所繪。 淇園的竹林倣彿映帶湘江,無數的竹子從他心中湧現。 在綠雲深処藏著幾間房屋,一片青苔被挖掘出來。 五色的牙簽在書架上紛亂,千卷書籍積聚於此。 書架上堆滿了新舊書籍,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工夫。 有待用金刀砍下長竿,去大海中做釣鼇的志士。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夏太卿的畫藝,將其比作唐代著名畫家蕭穎士,形容其畫竹技藝高超,竹子如同從心中湧現,生動形象。詩中還描繪了夏太卿的書屋,藏書豐富,環境幽靜,表達了對其學識和志曏的敬珮。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通過對畫竹和書屋的描繪,展現了夏太卿的藝術脩養和遠大志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