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樂圖

· 徐庸
清江一片清無底,上下相涵天在水。 荻蘆花間蓼花開,漁舟寄在煙波裏。 漁郎釣魚春復秋,釣竿長日垂中流。 朝晨出去薄暮返,自有清興無關愁。 西巖巖下多楊柳,楊柳陰中停泊久。 薰風幾陣向南來,歌罷滄浪拍銅鬥。 獨醒獨醉知者稀,白鷗識我能忘機。 何如蓬底且高臥,曾隨蝴蝶東西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荻蘆:一種生長在水邊的植物,類似蘆葦。
  • 蓼花:一種水生植物,花小而白。
  • 煙波:指水面上的霧氣和波浪,常用來形容江湖景色。
  • 薰風:和煦的風。
  • 滄浪:古代歌曲名,也泛指江湖。
  • 銅鬥:古代的一種打擊樂器。
  • 忘機:超脫世俗的心境,忘卻機巧之心。

翻譯

清澈的江水深不見底,天光與水色交相輝映。 荻蘆與蓼花在水中競相開放,漁船隱匿在煙波之中。 漁夫釣魚,春去秋來,釣竿終日垂於江中。 清晨出船,傍晚歸來,自有清雅之趣,無關憂愁。 西巖之下,楊柳成蔭,漁船在此久停。 和風陣陣自南來,唱罷《滄浪》,擊打銅鬥。 獨醒獨醉,知音難尋,白鷗識我,能共忘機。 不如在船篷下高臥,曾隨蝴蝶東西飛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漁夫悠然自得的生活畫卷。通過「清江」、「荻蘆」、「蓼花」等自然元素,構建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江湖世界。漁夫的日常,從釣魚到歸航,都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的清雅與自由。詩中的「獨醒獨醉」與「白鷗識我」表達了詩人對知音難尋的感慨,以及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自然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