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吳江泗州寺訪僧留宿

行盡吳江興尚濃,卻從寺裏訪瑄公。 未論石上三生約,且喜山中一宿同。 詩句新題蕉葉雨,茶香熟送藕花風。 明當百八蒲牢吼,重整雲帆向五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吳江:地名,今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
  • 瑄公:指寺廟中的僧人。
  • 三生:佛教用語,指前生、今生、來生。
  • 百八蒲牢吼:指寺廟中的大鐘,蒲牢是傳說中的一種獸,古人認爲它善於吼叫,故用其形象裝飾大鐘。
  • 五茸:地名,指五茸山,位於今上海市松江區。

翻譯

行遍吳江,興致依舊濃厚,卻在寺中拜訪了瑄公。 未談及石上的三生約定,暫且歡喜能在山中共度一夜。 新詩題寫在蕉葉上,雨聲如詩;茶香在藕花風中漸漸散去。 明日當聽到寺廟大鐘的百八聲吼叫,重新整頓雲帆,向着五茸山進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行至吳江後,在泗州寺與僧人瑄公相遇並留宿的情景。詩中,「未論石上三生約」一句,雖未明言,卻隱含了深厚的禪意和對前世今生的遐想。後兩句通過對蕉葉雨聲和藕花風香的細膩描寫,展現了山中的寧靜與詩意。結尾處提到即將離開,前往五茸山,表達了對未來旅程的期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禪意的深刻感悟。

夏原吉

明江西德興人,遷湖廣長沙府湘陰,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舉人。入太學,擢戶部主事。永樂初進尚書,主持浙西、蘇、鬆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經劃。七年,兼攝行在禮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諫帝北征沙漠,繫獄。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獲釋。累進太子少保、兼少傅,尚書如故。宣宗即位後,以舊輔益親重。漢王高煦反,原吉與楊榮勸帝親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歷事五朝,外掌度支,內預機務,爲政能持大體。卒諡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