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濟民歸盤谷

· 浦源
官亭酒香柳花白,下馬持觴送行客。客歸江上愁更多,春水雨中生綠波。 青山遙對楊子渡,殘日微明廣陵樹。渡江酒醒傷別離,夜半舟人歌《竹枝》。 烏啼月落梅天遠,驛程已過淮陰縣。楚鄉菰米飯食魚,宵征在鞍宿在車。 中原漸近太行麓,不知何處通盤谷。一徑縈紆萬壑深,始知舊宅隱雲林。 昔年泉谷渾無恙,猿鶴猶存鬆桂長。遺老家家懷故情,相邀雞黍話平生。 尊前不問宦遊好,只說山中農事早。數畝何須負郭田,郡中太守正求賢。 知音不肯入城市,日逐漁樵向山水。江南故人那可逢,有書應寄南飛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官亭:古代設於官道旁的亭子,供行人休息。
  • :古代的一種酒器。
  • 楊子渡:古代渡口名,位於今江蘇省揚州市。
  • 廣陵:古代地名,今江蘇省揚州市。
  • 竹枝:古代民歌的一種,多表現民間生活。
  • 菰米:一種水生植物的果實,可食用。
  • 宵征:夜間行路。
  • 太行麓:太行山的山腳下。
  • 縈紆:曲折迴旋的樣子。
  • 猿鶴:泛指山中的動物。
  • 鬆桂:松樹和桂樹,常用來象徵長壽和堅韌。
  • 雞黍:指農家待客的簡單飯菜。
  • 負郭田:靠近城郭的田地,通常指肥沃的田地。
  • 漁樵:捕魚和砍柴,泛指隱居生活。

翻譯

在官亭,酒香四溢,柳花潔白,我下馬手持酒杯,爲遠行的客人送別。客人回到江上,憂愁更甚,春雨中的江水泛起綠色的波紋。

青山遠遠地對着楊子渡,夕陽微弱地照亮了廣陵的樹木。渡過江後,酒醒了,感到悲傷和離別,夜半時分,船伕唱起了《竹枝》歌。

烏鴉啼叫,月亮落下,梅花盛開的季節天色遙遠,驛站的行程已過淮陰縣。在楚鄉,我們吃着菰米飯和魚,夜晚行走在馬鞍上,宿在車中。

中原逐漸靠近太行山的山腳,不知道盤谷在哪裏。一條曲折的小徑深入萬壑之中,我才知道舊居隱藏在雲霧繚繞的林中。

昔日的泉水和山谷依舊完好,猿猴和鶴鳥仍然在那裏,松樹和桂樹依舊茂盛。遺留的老家充滿了懷舊之情,大家相邀共進簡單的農家飯菜,談論着平凡的生活。

在酒前,我們不談論官場的好壞,只談論山中的農事早。幾畝田地何須靠近城郭,郡中的太守正在尋求賢才。

知音不願進入城市,每天追逐漁樵,向着山水而去。江南的故人難以相遇,如果有書信,應該寄給南飛的鴻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送別場景和旅途的感慨,通過細膩的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柳花、春水、青山、殘日等,營造出一種淡雅而憂傷的氛圍。通過對官亭、江上、渡口等地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離別的無奈和對自然的熱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體現了明代詩歌的特色。

浦源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長源,號海生。工詩,善畫。官晉府引禮舍人。明初遊閩中。慕林鴻詩名,訪之,鴻延之入社。 ► 5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