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別沈校書
與君昔相逢,花開酒樓醉春風。平生車馬願與共,何意事變分西東。
君臥東山里,我釣西江曲。幾回楓樹夢中青,千里桂枝愁處綠。
飛燕翔鴻徒往來,音書不寄使人哀。返照斜分遠行路,浮雲亂繞舊登臺。
今朝復見蘭陵道,細雨微煙溼芳草。別離惆悵十年多,我少朱顏君已老。
握君手,與君吟,感君知己復知音。我將歸去重回首,雲海蒼茫情更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校書:古代官名,負責校對書籍,這裏指沈校書,即沈約。
- 浦源:明代詩人。
- 東山:山名,這裏指隱居之地。
- 西江:江名,這裏指作者隱居的地方。
- 楓樹:落葉喬木,秋季葉變紅,常用來象徵秋意或離別。
- 桂枝:桂樹的枝條,常用來象徵高潔或思鄉。
- 飛燕翔鴻:比喻書信或消息。
- 蘭陵道:地名,這裏指分別的地方。
- 朱顏:指年輕時的容顏。
- 知己:瞭解自己的人。
- 知音:能理解自己心意的人。
翻譯
昔日與你相遇,在酒樓中花開時節,春風中醉意盎然。平生願與你共乘馬車,怎料世事變遷,我們分隔東西。 你隱居在東山之中,我在西江邊垂釣。多少次夢見楓樹依舊青翠,千里之外的桂枝在愁思中泛綠。 飛燕和翔鴻徒勞地往來,音信不通令人哀傷。夕陽斜照分隔遠行的路,浮雲繚繞舊日登臨的臺。 今日再次相見於蘭陵道,細雨微煙溼潤了芳草。別離的惆悵已積累了十年,我尚年輕,而你已顯老態。 握着你的手,與你吟詩,感激你既是知己又是知音。我將歸去,頻頻回首,雲海茫茫,情感更深。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沈校書的深厚情誼和別離的惆悵。詩中通過回憶往昔的相聚和現實的分離,描繪了兩人情感的變遷和時間的流逝。詩人運用了楓樹、桂枝等自然景物,以及飛燕、翔鴻等動物,來象徵和襯托內心的情感。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友人的感激和對未來的不捨,展現了知己難尋、情深意重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