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石太白墓三首

· 孫蕡
蛾眉亭下攏扁舟,曾記王孫舊此遊。 彩筆題花留御幾,錦袍和月泛清秋。 仙都縹緲鯨爲騎,貝闕空濛蜃起樓。 亦有金龜能換酒,不知何處醉荒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蛾眉亭:亭名,位於採石磯上。
  • :靠近,停靠。
  • 扁舟:小船。
  • 王孫:貴族子弟,這裏指李白。
  • 彩筆題花:用彩筆在花上題詩,形容文采飛揚。
  • 御幾:皇帝的桌子。
  • 錦袍和月泛清秋:穿着錦袍,在月光下泛舟清秋的江面。
  • 仙都:仙人居住的地方,這裏指仙境般的景色。
  • 縹緲: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 鯨爲騎:騎着鯨魚,形容仙境中的奇幻景象。
  • 貝闕:用貝殼裝飾的宮殿,指仙境中的宮殿。
  • 空濛:模糊不清的樣子。
  • 蜃起樓:海市蜃樓,形容景象虛幻。
  • 金龜:指珍貴的酒器。
  • 換酒:用金龜換取美酒。

翻譯

在蛾眉亭下停靠小船,記得王孫(李白)曾在此遊玩。 用彩筆在花上題詩,詩句留在皇帝的桌子上,穿着錦袍,在月光下泛舟清秋的江面。 仙境般的景色隱隱約約,彷彿騎着鯨魚,貝殼裝飾的宮殿在模糊不清中如同海市蜃樓。 也有珍貴的酒器能換取美酒,卻不知醉倒在何處荒涼的丘陵。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蛾眉亭下的景色和回憶李白的遊歷,展現了一幅仙境般的畫面。詩中「彩筆題花留御幾,錦袍和月泛清秋」等句,既表現了李白的文采和風流,也寄託了對他的懷念。後兩句以金龜換酒的典故,暗示了詩人對李白豪放不羈生活的嚮往,同時也流露出對逝去時光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李白的敬仰和追思。

孫蕡

明廣東順德人,字仲衍,號西庵。博學工詩文。明兵下廣東,蕡爲何真作書請降。洪武中歷虹縣主簿、翰林典雅。預修《洪武正韻》。出爲平原簿,坐事被逮,罰築京師城垣。旋得釋。十五年,起蘇州經歷,坐累戍遼東。又以嘗爲藍玉題畫,論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