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方伯以三詩見贈賦此奉答

十日爐頭問酒頻,春明回首各風塵。 朝攜一鶴還青浦,夜扣雙龍入紫宸。 霞色薊門供傲吏,雲花天姥臥閒人。 中朝手定明堂禮,莫忘襄陽賦有神。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郭方伯(fāng bó):指古代文學家郭沫若。 爐頭(lú tóu):指爐竈旁邊。 春明(chūn míng):指春天的明亮。 風塵(fēng chén):比喻世俗的紛擾。 青浦(qīng pǔ):地名,古代地名,也指郊外。 紫宸(zǐ chén):指皇宮。 霞色(xiá sè):晚霞的顏色。 薊門(jì mén):地名,指古代地名。 傲吏(ào lì):指傲慢的官吏。 天姥(tiān mǔ):傳說中的仙山。 襄陽(xiāng yáng):地名,古代地名。

翻譯

十天裏頻繁地在爐邊問酒,春天明亮時回首看看各自的世俗紛擾。早晨帶着一隻仙鶴回到青浦,夜晚敲響雙龍的門進入紫宸。晚霞映照下的薊門供奉着傲慢的官吏,雲花中的天姥山上躺着悠閒的人。在朝廷中定下明堂的禮儀,不要忘記襄陽的賦作是有靈性的。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胡應麟對郭沫若的讚賞之情。通過對郭方伯的贈詩,表達了對其高尚品德和文學才華的敬佩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了詩人對郭方伯的景仰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現實世俗的反思和對文學創作的追求。整體氛圍優美,意境深遠。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