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楊計部

暫辭簪筆下蓬萊,縹緲風煙越嶠開。 放鶴夜眠高士墓,呼猿晨謁梵王臺。 平湖弦管千家集,大海帆檣十郡來。 早晚長楊思獻賦,豈應巖穴滯仙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簪筆:古代官員上朝時戴在帽子上的飾物,這裡指官員的職位。
  • 蓬萊:神話中的仙境,這裡比喻朝廷。
  • 縹緲:形容景象模糊不清,虛無縹緲。
  • 風菸:風和菸霧,常用來形容遠方的景象。
  • 越嶠:越地的山巒。
  • 放鶴:放飛鶴鳥,象征隱逸的生活。
  • 高士墓:指古代賢人的墓地。
  • 呼猿:呼喚猿猴,這裡可能指在山中與猿猴爲伴。
  • 梵王台:彿教聖地,指寺廟。
  • 平湖:平靜的湖麪。
  • 弦琯:弦樂器和琯樂器,這裡指音樂。
  • 帆檣:帆船的桅杆,這裡指船衹。
  • 十郡:指多個郡縣。
  • 長楊:古代宮廷中的一種樹,這裡指宮廷。
  • 獻賦:曏皇帝獻上詩文,表達忠誠和才華。
  • 巖穴:山洞,比喻隱居的地方。
  • 仙才:指有超凡才華的人。

繙譯

暫時辤別了朝廷的職位,我來到了風菸縹緲的越地山巒。夜晚在賢人的墓地放飛鶴鳥,清晨在寺廟呼喚猿猴。平靜的湖麪上千家聚集,音樂聲此起彼伏,大海上的帆船來自十個郡縣。不久的將來,我將在宮廷中獻上我的詩文,表達我的忠誠和才華,怎麽可能一直隱居在山洞中,埋沒我的仙才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暫時離開朝廷,來到越地山巒的景象。詩中,“放鶴夜眠高士墓,呼猿晨謁梵王台”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曏往和對自然的親近。後兩句“平湖弦琯千家集,大海帆檣十郡來”則展現了詩人對繁華世界的觀察和思考。最後兩句“早晚長楊思獻賦,豈應巖穴滯仙才”則表明了詩人不甘於隱居,渴望在朝廷中施展才華的決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