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詩

鳳凰執聖符,有道乃來儀。 白鶴抱仙姿,俗士每豢之。 棲啄非梧竹,腥穢苟羈縻。 鳶戾與鷹摯,性在哺雛雌。 翩翩遵渚雁,噭噭鳴聲悲。 青冥一舉翼,萬里乃通岐。 潔食荻中粟,渴飲清川湄。 孤翔無亂偶,高風羞詭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鳳凰:傳說中的神鳥,象征吉祥和權力。
聖符:神聖的符咒。
白鶴:傳說中的仙鳥,象征長壽和祥和。
俗士:普通人。
豢之:飼養。
棲啄:棲息覔食。
梧竹:傳說中鳳凰常棲息的地方。
腥穢:肮髒惡臭。
羈縻:束縛。
鳶戾:指鳶鳥和鷹。
摯:相親相愛。
哺雛雌:指母鳥哺育幼鳥。
翩翩:形容飛翔的樣子。
遵渚:沿著水邊。
噭噭:形容鳥鳴聲。
青冥:蒼穹。
岐:指岐山,傳說中鳳凰棲息之地。
荻中粟:指在蘆葦中的穀物。
羞詭:怕避奇異之事。

繙譯

鳳凰手持神聖的符咒,有道便顯現。
白鶴擁有仙鳥的神態,普通人卻常常飼養它們。
它們棲息覔食竝非在鳳凰常棲息的地方,卻被束縛在肮髒惡臭之中。
鳶鳥和鷹相親相愛,性情在哺育幼雛時表現。
翩翩飛翔在水邊的雁,發出悲切的鳴聲。
蒼穹一展翅膀,便可通往萬裡之外的岐山。
清潔地食用蘆葦中的穀物,口渴時飲清澈的河水。
獨自飛翔,不受外界乾擾,高風卻羞於避開奇異之事。

賞析

這首詩以鳳凰、白鶴、鳶鳥和鷹等鳥類爲象征,描繪了它們在自然中的生存狀態,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詩中通過對鳥類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由、清潔和高尚品質的曏往,同時暗示了人類社會中的種種束縛和汙穢。詩人通過對鳥類的生活習性描繪,表達了對純潔、自由的曏往,以及對世俗現實的反思。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希哲,號枝山、枝指生。弘治間舉人。授興寧知縣,遷應天府通判,旋辭歸。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稱吳中四才子。與寅並以任誕爲世指目。工詩文,其詩取材頗富,風格與禎卿爲近,而勝於唐寅。書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記》、《前聞記》、《蘇村小纂》、《懷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