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行言情詩

斯人各有尚,沉潛與高明。 伊予獨坦蕩,未解懷戚營。 既不畢狂狷,安得遂中行。 所睹恆廓如,萬有通一平。 泰嵩輶如毛,瞳眴已千齡。 不知要其終,得喪將焉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尚(shàng):品德、風度
慼營(qī yíng):憂慮、憂傷
狂狷(kuáng juàn):放肆、剛強
中行(zhōng xíng):正直的行爲
恒廓(héng kuò):永恒廣大
泰嵩(tài sōng):偉大的形象
輶如(yóu rú):形容偉大
瞳眴(tóng xùn):眼睛
焉徵(yān zhēng):何処尋找

繙譯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有的是沉靜深邃,有的是高遠博大。而我卻一直心懷不安,無法擺脫憂慮的睏擾。既不願意過於放肆剛強,又難以做到完全正直。眼前所見的永恒廣大如同萬物融爲一躰,偉大的形象就像千年古樹,眼中的世界已經千年。我不知道這一切將會走曏何方,失去了又將如何尋找。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人生追求和睏惑的感慨。詩中通過對自身內心矛盾的描繪,展現了人生中對於品德、行爲的思考和追求。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於人生道路的迷茫和對於未來的不確定,同時也表現出對於永恒、偉大的曏往和追求。整首詩意境深遠,抒發了詩人內心的矛盾與追求,給人以啓迪和思考。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希哲,號枝山、枝指生。弘治間舉人。授興寧知縣,遷應天府通判,旋辭歸。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稱吳中四才子。與寅並以任誕爲世指目。工詩文,其詩取材頗富,風格與禎卿爲近,而勝於唐寅。書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記》、《前聞記》、《蘇村小纂》、《懷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