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叔舟中遇稚升水部再柬二首

聲名藉藉動皇畿,錦纜牙檣出海圻。 萬鷁連雲金翅擁,雙龍橫霧玉鱗飛。 淹留彩筆歌叢桂,濩落青衫問采薇。 同學廿年年少友,幾人袍笏到丹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藉藉:形容名聲很大。
  • 皇畿:指京城及其周邊地區。
  • 錦纜牙檣:華麗的纜繩和象牙裝飾的桅杆,形容船隻的豪華。
  • 海圻:海邊。
  •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水鳥,這裏用來形容船隻衆多。
  • 金翅:形容船隻的裝飾華麗。
  • 雙龍:指船上的雙龍裝飾。
  • 玉鱗:形容船隻的裝飾精美如玉。
  • 彩筆:指文采斐然的筆。
  • 歌叢桂:指在桂樹叢中歌唱,形容文人的雅緻。
  • 濩落:形容聲音悠揚。
  • 青衫:古代學子的服裝,這裏指學子。
  • 采薇:《詩經》中的一篇,這裏指學問。
  • 同學廿年:指與同學相識二十年。
  • 袍笏:官服和笏板,指官員。
  • 丹扉:紅色的門,指朝廷。

翻譯

聲名遠揚,震動京城,華麗的船隻從海邊駛出。 萬艘船隻如雲中鷁鳥,裝飾着金翅,雙龍在霧中若隱若現,如玉鱗飛舞。 停留下來,用彩筆在桂樹叢中歌唱,穿着青衫的學子詢問學問。 與同學相識已有二十年,那些年少的朋友們,有幾人能穿上官服,手持笏板,進入朝廷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胡應麟在舟中遇到友人稚升水部的情景,通過對華麗船隻和文人雅緻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友人才華的讚賞和對往昔歲月的懷念。詩中「聲名藉藉動皇畿」一句,既表達了對友人名聲的認可,也反映了詩人對京城文化的嚮往。後文通過對船隻和文人生活的描繪,進一步以物喻人,抒發了對友人才華和往昔歲月的讚美與懷念。整首詩語言華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美好時光的留戀。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