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司馬張公還朝四首

大纛生風入帝城,雙龍遙夜雪花鳴。 餘皇十萬清吳塞,練組三千肅漢營。 淝水蒼生偏聽捷,潢池赤子競輸誠。 何人第一麒麟上,彩筆詞埸更主盟。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大纛(dà dào):古代軍隊中的大旗。
  • 帝城:指京城。
  • 雙龍:此處可能指兩把寶劍。
  • 遙夜:長夜。
  • 雪花鳴:形容劍光閃爍,如同雪花飄落時發出的聲音。
  • 餘皇:指剩餘的皇帝軍隊。
  • 清吳塞:清理吳地的邊塞。
  • 練組:訓練的軍隊。
  • 肅漢營:整頓漢地的軍營。
  • 淝水:河流名,位於今安徽省。
  • 潢池:古代地名,此處可能指戰場。
  • 赤子:指百姓。
  • 輸誠:表達忠誠。
  • 麒麟:傳說中的神獸,常用來象徵吉祥。
  • 彩筆:指文采斐然的筆。
  • 詞埸(chí yì):指文壇。
  • 主盟:主持盟約,此處指文壇的領袖。

翻譯

大旗隨風飄揚進入京城,雙劍在長夜中閃爍如同雪花鳴響。 十萬剩餘的皇帝軍隊清理吳地的邊塞,三千訓練有素的軍隊整頓漢地的軍營。 淝水邊的百姓們偏愛聽聞勝利的消息,潢池戰場的百姓們競相表達忠誠。 哪位人物能第一個登上麒麟之位,用彩筆在文壇上更進一步成爲領袖。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張公還朝的盛況,通過「大纛生風」、「雙龍遙夜」等意象展現了張公的威武與榮耀。詩中「餘皇十萬」、「練組三千」體現了張公軍隊的強大與紀律嚴明。後兩句則通過「淝水蒼生」與「潢池赤子」的對比,表達了百姓對張公的信任與支持。結尾的「麒麟上」與「彩筆詞埸」則寄寓了對張公在文武兩方面都能成爲領袖的期望。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