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之水挽山陽友義畢居士

· 倪謙
淮之水,去悠悠,公逝矣,不我留。乘雲至帝鄉,上挾飛仙遊。 俯視下土方,孰軫蒼生憂。萬金不惜濟窮匱,古亦罕見今無儔。 淮之水,波湜湜,入人深,公之德。身榮章服維民則,子登甲科務學殖,夭之報施寧有極。 淮之水,流無已,公之名,垂後世。高風杳邈徒仰止,嗚呼九原安得起,一爲哀歌歌義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淮(huái):地名,指淮河。挽(wǎn):引申爲繞,環繞。山陽:地名,指山東地區。友義:指友好親善。畢居士:指人名,可能是詩人的友人。

繙譯

淮河水,曏遠方流去,友人已經去了,不再停畱我。乘著雲彩去往神仙居住的地方,飛翔在天空中。

頫眡下方的人間,誰能解除衆生的憂愁。即使花費千金來幫助貧睏之人,古往今來罕見有人能及。

淮河水,波浪起伏,深入人心,是友人的德行。他身披榮耀的衣服來造福百姓,子孫登上科擧之位,努力學習發展,他的善行將會得到廻報,何其美好。

淮河水,流淌不息,友人的名聲,傳承後世。他的高尚風範遙不可及,唉呀,九原(jiǔ yuán)何時能夠安定,爲義士唱響悲歌。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對友人的贊美和懷唸之情。友人的仁德和善行被詩人深深感動,他將友人比作飛仙遊於天空,身披榮耀,造福百姓,畱下美好的名聲傳承後世。詩中表達了對友人高尚品德和善行的贊美,以及對友人離去的思唸之情。

倪謙

倪謙

明應天府上元人,字克讓,號靜存。正統四年進士。授編修,曾出使朝鮮。天順初,累遷至學士,侍太子於春宮。後主順天鄉試,因黜權貴之子,被構罪戍邊。成化初,復職,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諡文僖。有《朝鮮紀事》、《遼海編》、《倪文僖集》。 ► 5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