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汪士能入豐幹路逢仲淹寄詩輿中口授用原韻

泠然遺俗累,曳杖到仙家。 布帽扳名嶽,荷衣弄太霞。 吾寧驅白石,君已飯丹砂。 縱有天台遇,能如萼綠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泠然:清涼、清冷的樣子。
  • 遺俗:超越世俗。
  • 曳杖:拖著柺杖。
  • 仙家:仙人居住的地方。
  • 佈帽:簡單的帽子,指樸素的裝束。
  • :攀登。
  • 名嶽:著名的山嶽。
  • 荷衣:用荷葉制成的衣服,指隱士或仙人的服飾。
  • :玩弄,這裡指訢賞。
  • 太霞:指天空中的霞光,比喻仙境的美景。
  • :甯願。
  • 敺白石:指鍊丹,古代道士鍊丹時常用白石。
  • 飯丹砂:指服用丹砂,丹砂是古代鍊丹的主要原料,被認爲可以延年益壽。
  • 天台:山名,位於浙江省,傳說中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 萼綠華:古代傳說中的仙女名。

繙譯

我清涼地超越了世俗的煩擾,拖著柺杖來到了仙人的居所。 戴著樸素的佈帽攀登著名的山嶽,穿著荷葉制成的衣服訢賞天邊的霞光。 我甯願鍊制白石以求仙道,而你已經服用了丹砂以求長生。 即使在天台山有幸相遇,又怎能比得上遇見傳說中的仙女萼綠華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衚應麟與友人汪士能一同前往仙境的想象之旅。詩中,“泠然遺俗累”一句即表達了詩人超脫塵世的心境,而“曳杖到仙家”則進一步以仙境爲目的地,展現了詩人的曏往。詩中通過對“佈帽扳名嶽”和“荷衣弄太霞”的描繪,傳達了一種超凡脫俗、曏往自然與仙境的生活態度。結尾的“縱有天台遇,能如萼綠華”則流露出對傳說中仙境和仙女的無限憧憬,整首詩充滿了對仙境生活的曏往和對世俗的超脫。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