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笑

如皋未射息侯亡,不作樑家齲齒妝。 春色晏然花事好,肯將烽火誤君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皋(gāo):古代地名,在今江蘇省蘇州市一帶。
  • 未射:未射中目標。
  • 齲齒(qǔ chǐ):蛀牙。
  • 晏然(yàn rán):安詳的樣子。
  • 烽火(fēng huǒ):烽火臺,古代用來傳遞軍情的烽火信號。

翻譯

如皋的侯王還沒有被射中,也沒有被梁家的蛀牙破壞。春天的景色寧靜美好,願意讓戰火不要誤了君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美好的春日景象,作者表達了對和平的嚮往和對戰亂的憂慮。詩中運用了古代地名和生僻詞語,增加了詩歌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展現了作者對和平安寧的嚮往之情。

祝允明

祝允明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希哲,號枝山、枝指生。弘治間舉人。授興寧知縣,遷應天府通判,旋辭歸。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稱吳中四才子。與寅並以任誕爲世指目。工詩文,其詩取材頗富,風格與禎卿爲近,而勝於唐寅。書法尤善,兼工楷草。有《九朝野記》、《前聞記》、《蘇村小纂》、《懷星堂集》、《祝氏集略》。 ► 6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