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徐歸興六首

夾岸帆檣衛水濱,蒼茫雲霧入垂綸。 三生不戴如花面,九尺長餘食粟身。 杜宇慣嘲多病客,辛夷頻喚欲歸人。 滄溟萬斛吾家在,好逐漁郎問去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淮徐:地名,指淮安和徐州一帶。
  • 帆檣:帆船的桅杆。
  • 衛水:河流名,可能指淮河的支流。
  • 垂綸:垂釣,綸是釣魚用的線。
  • 三生:佛教用語,指前生、今生、來生。
  • 如花面:美麗的面容。
  • 九尺:形容身材高大。
  • 食粟身:指平凡的身軀,粟是穀子,泛指糧食。
  • 杜宇:鳥名,即杜鵑,常在春天啼叫,聲音悽切。
  • 辛夷:植物名,即紫玉蘭,春天開花。
  • 滄溟:大海。
  • 萬斛:形容船隻載重量大,斛是古代容量單位。
  • 漁郎:漁夫。
  • 去津:離開的渡口。

翻譯

河岸兩邊帆船的桅杆林立,衛水之濱,蒼茫的雲霧中我垂釣。 我雖有三生之緣,卻未曾擁有如花般美麗的面容,九尺之軀也只是平凡的食粟之身。 杜鵑鳥習慣嘲笑我這多病的客人,辛夷花頻頻呼喚我這想要歸去的人。 我的家在大海之中,船隻載重萬斛,我願跟隨漁夫,尋找離開的渡口。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胡應麟在淮徐一帶的歸途中所感所想。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如帆檣、衛水、雲霧,以及對自身境遇的反思,如三生、如花面、食粟身,表達了詩人對平凡生活的感慨和對歸途的嚮往。杜宇和辛夷的意象,增添了詩中的哀愁和歸隱的情感。最後,詩人以大海和漁郎爲喻,表達了對自由和歸宿的渴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對歸途的無限憧憬。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