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蒹葭(jiān jiā):蘆葦。
- 漙空(tuán kōng):滿天。
- 倦客:疲憊的旅人,此処指作者自己。
- 天北極:指京城。
- 佳人:此処指汪司馬。
- 江霞:江麪上的霞光。
- 海月:海上的月光。
- 群真:衆仙。
- 蓬島:即蓬萊,傳說中的仙島。
- 椽筆:大筆,比喻文筆雄健。
- 扶桑:神話中的東方神木,也指日本。
繙譯
在晴朗的日子裡,我遠望蘆葦叢,一片蒼茫,白露遍佈天空,倣彿都凝成了霜。我這個疲憊的旅人已經離開了京城,而那位佳人(汪司馬)卻還在水中央的焦山。江麪上的霞光萬重,美麗得像是早晨的餐食;海上的月光照耀著千帆,夜晚顯得格外漫長。雖然距離衆仙和蓬萊島很近,但汪司馬的雄健文筆卻如大筆揮灑在東方神木扶桑之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衚應麟對汪司馬的思唸之情,以及對自然美景的贊美。詩中通過“蒹葭”、“白露”等自然意象,營造出一種蒼茫而清冷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遠方友人的深切懷唸。同時,“江霞”、“海月”等壯麗的自然景觀,也反映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受和高度贊賞。詩的最後兩句,以“群真”、“蓬島”和“扶桑”爲喻,既展現了作者對汪司馬文才的極高評價,也寄寓了對友人早日歸來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明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胡應麟
明金華府蘭溪人,字元瑞,號少室山人,更號石羊生。萬曆間舉人,久不第。築室山中,購書四萬餘卷,記誦淹博,多所撰著。曾攜詩謁王世貞,爲世貞激賞。有《少室山房類稿》、《少室山房筆叢》、《詩藪》。
► 4032篇诗文
胡應麟的其他作品
- 《 太史趙公于山莊後開二洞並前爲六命堂曰六虛齋曰三山同邦相賦二首 》 —— [ 明 ] 胡應麟
- 《 寄李惟寅兼懷王朱兩生四首 》 —— [ 明 ] 胡應麟
- 《 秋日偕諸同志遊金華二首 》 —— [ 明 ] 胡應麟
- 《 感事 》 —— [ 明 ] 胡應麟
- 《 題希夷高臥圖奉壽郭泰和封翁大參知相奎尊人也時年七秩 》 —— [ 明 ] 胡應麟
- 《 夜集黃燮卿言別時餘將暫入都門 》 —— [ 明 ] 胡應麟
- 《 中秋日同邦相餞孟韜於蘭陰山得詩四首 》 —— [ 明 ] 胡應麟
- 《 題藝苑五遊冊琴 》 —— [ 明 ] 胡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