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

黃河萬里貫長城,勢落龍門太華傾。 一自鴻濛開大禹,至今形勝壯神京。 中華事去因潼谷,朔漠人歸爲柳營。 天意不憐司馬苦,頻將風雨喪佳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黃河:中國第二大河,位於中國北部,流經多個省份,是中國的母親河。 龍門:傳說中黃河的一個險灘。 太華:古代地名,指今天的河南省太行山一帶。 大禹:中國古代傳說中的治水英雄,被認爲是黃河的治理者之一。 形勝:景色優美。 神京:指京城,即北京。 潼穀:古代地名,指今天的陝西省渭河流域。 朔漠:北方荒涼之地。 柳營:古代地名,指今天的山西省柳林縣。

繙譯

黃河從東到西貫穿長城萬裡,氣勢如龍門太華傾瀉而下。從古代大禹治水開始,一直到現在,黃河依然展現著壯美的景色,倣彿是神京的一部分。中華的興衰與潼穀有關,北方的人們歸附於柳營。然而天意似乎竝不憐惜司馬家的苦難,時常讓風雨摧燬優秀的戰士。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黃河的壯麗景色以及歷史滄桑。黃河作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承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同時也見証了無數興衰變遷。詩人通過黃河的描寫,表達了對中華民族歷史的敬畏和對命運的思考,展現了中國人對黃河的深厚感情和對歷史的敬畏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