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作

雨聲無斷續,一一入愁心。 寒絕因長夜,春多是積陰。 白頭偏累重,黃口更情深。 乞食終何補,言辭拙至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寒絕(hán jué):寒冷絕望
  • 積陰(jī yīn):積聚的陰霾
  • 白頭(bái tóu):指年老的頭髮
  • 黃口(huáng kǒu):指年幼的口
  • 乞食(qǐ shí):乞討食物

翻譯

雨聲不停地響着,一滴一滴地深深刺入憂愁的心田。 因爲長夜的寒冷絕望,春天更顯得陰霾密佈。 白髮使人感到沉重,年幼的口中卻充滿深情。 乞討食物,終究能解決什麼?我的言辭至今仍然拙劣。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無奈之情。雨聲不斷,如同心頭的憂愁一波波襲來;長夜的寒冷和春天的陰霾更加凸顯了作者心中的鬱悶和無力。白髮黃口,老幼之別,卻同樣承受着生活的重壓和情感的深沉。作者在詩中表達了對生活的困惑和對未來的迷茫,以及對自己言辭拙劣的自省和無奈。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讓人感受到生活中的無奈和沉重。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