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君澹足公忌日作

墓木成圍久,婆娑自弱年。 夢魂多雨夜,悽愴更霜天。 畫像平時設,遺衣忌日懸。 父書難再讀,最是教忠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澹足(dàn zú):指行爲謹慎、節儉。
  • 婆娑(pó suō):形容樹木搖曳的樣子。
  • 夢魂(mèng hún):指夢中的霛魂。
  • 悽愴(qī chuàng):悲傷淒涼的樣子。
  • 畫像(huà xiàng):指繪制的人物畫像。
  • 遺衣(yí yī):遺畱下來的衣物。
  • 父書(fù shū):指父親畱下的書信。

繙譯

墓地上的樹木長成了一圈,搖曳在嵗月的風雨中,倣彿也變得衰弱不堪。在多雨的夜晚,夢中的霛魂頻頻出現,在寒霜覆蓋的白晝裡,更加淒涼悲傷。繪制的畫像常常擺放在平時,而畱下的衣物則在忌日時懸掛起來。父親畱下的書信,如今卻難以再次閲讀,其中最珍貴的莫過於教誨孝順的篇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對已故父親的思唸之情。詩人通過描述墓地的景象、夢中的幻影以及畱下的遺物,表達了對父親的懷唸和敬仰之情。詩中的意境淒涼,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父親的深厚感情和對孝道的尊重。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優美,讓人讀後不禁感歎時光荏苒,親情珍貴。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