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山草堂感懷

隱忍身將老,英豪世不知。 梁鴻元烈士,魯肅本狂兒。 陰市名刀久,橫行匹馬遲。 朝來頻攬鏡,嘆息鬢邊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舂山:地名,具躰位置不詳。
  • 隱忍:隱藏自己的才能和抱負,忍受不被人知的境遇。
  • 英豪:英雄豪傑。
  • 梁鴻:東漢時期的隱士,以清高著稱。
  • 烈士:有志於建功立業的人。
  • 魯肅:三國時期吳國名將,以智謀著稱。
  • 狂兒:放蕩不羈的人。
  • 隂市: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指某個集市。
  • 名刀:有名的刀劍。
  • 橫行:自由自在地行走。
  • 匹馬:單獨一匹馬。
  • 攬鏡:拿起鏡子。
  • 鬢邊絲:鬢角的頭發變白。

繙譯

在舂山草堂中感慨自己的命運, 我隱藏自己的才華,直到老去,世人卻不知曉。 梁鴻原本是個有志之士,魯肅也曾是個放蕩不羈的少年。 我早已在隂市尋得名刀,卻遲遲未能獨自騎馬自由行走。 清晨時常拿起鏡子,不禁歎息鬢角的頭發已經斑白。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華未被世人認可的無奈和嵗月流逝的感慨。詩中通過對梁鴻和魯肅的引用,暗示了自己也有著英雄豪傑的潛質,但現實卻是隱忍和未被理解。末句的“攬鏡”和“歎息鬢邊絲”深刻描繪了詩人對年華老去的無奈和哀傷,躰現了詩人對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