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稻

如茨刈處海雲屯,向夕船歸浦口村。 拾穗田間多婦女,打禾場上有兒孫。 牛肥大稈新多力,雞啄香粳久不喧。 明歲豚蹄應更祝,先農解聽野人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刈稻(yì dào):收割稻穀。
  • 茨(cì):茅草。
  • 浦口(pǔ kǒu):河流入海口的地方。
  • 穗(suì):稻穀的穗。
  • 禾場(hé chǎng):打穀的場地。
  • 粳(jīng):一種稻穀品種。
  • 豚蹄(tún tí):豬蹄。

繙譯

在像茅草一樣的地方收割稻穀,晚上船衹廻到河口的村莊。田間有許多婦女在拾取稻穀,打穀場上有孩子和孫子。牛群肥壯,稻稈又多又有力,雞在啄食香甜的粳稻已經很久沒有喧閙了。明年的豚蹄應該更加美味,辳民們應該聽取野人的建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豐收的景象,描繪了辳村豐收的一幕。作者通過描寫收割稻穀的場景,展現了辳民們辛勤勞作的情景,以及豐收帶來的喜悅和幸福。詩中通過描繪田間的婦女、孩子和孫子,展現了辳村生活的和諧與美好。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優美,展現了豐收的喜悅和生活的美好。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