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圭峯頂望崖門

悵望江門煙雨濃,先朝空有玉臺鍾。 湘妃萬古餘斑竹,望帝三春在碧峯。 揮斷金戈時已盡,歌殘薤露去無從。 天邊島嶼多遺殿,綠草離離積幾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登圭峯頂望崖門:登上圭峯山頂眺望崖門。 煙雨濃:雨霧濃密。 玉臺鍾:傳說中的玉製臺階和鐘聲。 湘妃:指漢代的湘水女神。 萬古餘:千年以來留下的。 斑竹:有斑紋的竹子。 望帝:向帝王祈禱。 碧峯:青翠的山峯。 金戈:古代戰爭中使用的兵器。 薤露:一種植物。 島嶼多遺殿:島上留存着許多古代宮殿。

翻譯

登上圭峯山頂眺望崖門,江邊煙雨繚繞,彷彿回到古代。曾經的玉臺鐘聲,如今只是空夢一場。湘水女神留下的斑竹,見證了千年風雨。仰望着帝王的殿宇,碧峯上春意盎然。往事如煙,金戈已經銷聲匿跡,殘歌中薤露已然飄散。遠處天邊的島嶼上,古老的宮殿依稀可見,綠草叢生,歷經歲月沉澱。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登上圭峯山頂眺望崖門時的景象,通過描寫煙雨籠罩的江邊和遙遠的島嶼上古老的宮殿,展現了一種古樸、幽靜的意境。詩中運用了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元素,如湘水女神、玉臺鍾等,增添了詩歌的神祕感和歷史感。作者通過對自然景色和歷史遺蹟的描繪,表達了對過往歲月的感慨和對歷史文化的敬仰之情。整體氛圍清幽,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古代文化和歷史的熱愛和嚮往。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